智能工业机器人 1月3日至9日,在IPO审核方面,只有1家公司上海博隆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被安排上会,但审核的结果是惨遭被否。 IPO新受理方面,由于2021年年底集中受理大批企业,在2022年首周仅两家企业的IPO获受理。其中,1月5日,深圳市鑫汇科股份有限公司北交所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安信证券;1月7日,湖北万润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送科创板IPO获受理,保荐机构为东海证券。 2022年开年首周IPO惨淡 2022年1月3日~9日,共计5家企业IPO撤单。其中,创业板有两家,1月5日、1月6日,珠海天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和三问家居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IPO先后撤单终止;科创板有一家,1月4日,广东中图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PO撤单终止;北交所有两家,1月6日,杭州思源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天维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终止审查。 在此期间,有3家公司折戟注册关,其中力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主动终止注册,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创业板IPO)未获证监会放行,江苏金智教育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科创板IPO)主动终止注册。 除此之外,1月6日,2022年首场IPO发审会召开,作为唯一的上会企业,上海博隆装备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惨遭被否,无缘A股。 创业板IPO证监会不予同意注册首例出炉:鑫甬生物存在信披严重错误遭否 2022年1月6日晚间,证监会官方网站正式发布公告宣布了“关于不予同意浙江鑫甬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鑫甬生物“)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的决定”。 创业板注册制改革以来,鑫甬生物并不是首家在注册环节铩羽的拟IPO企业,在其被证监会不予注册之前,已经有8家拟创业板上市企业的注册申请在通过深交所审核后在注册环节被终止。但与鑫甬生物不同的是,这8家在注册环节失利的企业皆是以主动申请撤回材料的方式来宣布其IPO的失利,所以严格意义上并非是被证监会否决,而鑫甬生物则是创业板正式实施注册制一年半以来,首家被证监会正式“否决”不予同意注册的创业板拟IPO企业。 证监会指出,鑫甬生物核心产品、募投项目、主要原材料均涉及“高污染、高环境风险”产品且无法提出有效的压降方案;信息披露存在严重错误。 “信息披露存在严重错误”这一界定对于在以坚持信息披露为核心的注册制下,是非常严峻的问题。不出意外,由鑫甬生物IPO被否引发的相关中介机构(中天国富证券等)处罚应该已经在路上。 博隆技术成为2022年首家主板被否IPO企业 1月6日晚间,据证监会官网披露,博隆技术首发沪市主板IPO被否,未能“开门红”。其中有几大问题遭发审委重点问询,分别是博隆技术成立之初原始股东原价退出是否存在利益安排、第一大股东未被认定为实控人、跨期调节收入,以及存货风险四大问题,具体情况如下: 一、周浜村村委会在2001年博隆有限(博隆技术前身)设立时出资255万元,并于投资两年后按原投资额退出。针对这一现象,发审委要求博隆技术说明周浜村村委会2001年入股时是否对退股事项进行了约定,是否有相关支持性政策文件;周浜村村委会是否有权决定本次股权转让,是否符合集体资产管理的相关规定,是否存在诉讼、争议或其他风险。 二、博实股份直接持有博隆技术19.2%的股份,为其第一大股东,不过博实股份并不是博隆技术的实控人,其董事长邓喜军曾任博隆技术执行董事及法定代表人,目前担任博隆技术董事。对于该情况,发审委要求博隆技术说明邓喜军及博实股份参与公司经营管理决策情况,是否曾实际控制公司,双方是否存在同业竞争,是否存在通过实际控制人认定规避同业竞争或潜在竞争的情形。 三、博隆技术的收入情况,要求公司结合部分项目验收时间与公开报道的投产时间存在跨年差异的情况,说明是否存在通过人为调节项目发运、指导安装及验收时间进行跨期收入调节的情况。 四、发审委要求博隆技术结合公司正在执行合同的原材料釆购价格与初估价格的差异情况,说明产品成本的主要核算方法和核算过程及其准确性,说明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分,是否存在亏损合同。 北交所注册制第一股威博液压成功上市 1月6日,威博液压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北交所注册制第一股。上市后,威博液压将成为第83只北交所股票。 威博液压IPO发行价9.68元/股,市盈率18.59倍,发行847.8261万股,上市首日开盘价28.12元/股,较发行价涨190.5%。发行公告显示,威博液压网上发行获配户数为6.4万户,网上获配股数为805.43万股,网上获配金额7796.61万元,网上获配比例仅为0.04%。这一中签率创出精选层和北交所新股网上申购获配比例最低纪录。此前,永顺生物精选层网上发行获配比例0.0432%,为最低获配比例。 威博液压作为北交所注册制第一股,也是北交所全部460多万合格投资者可参与打新的第一股。网上申购适用北交所打新新规,即余额配售采取“按申购数量优先,数量相同的时间优先”的原则,告别“一手党”。 据威博液压招股书介绍,公司专业从事液压动力单元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仓储物流、高空作业平台及汽车机械等领域。 证监会发布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指导意见 1月7日,为进一步明确转板相关安排,证监会对《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司转板上市的指导意见》进行修订,形成了《关于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转板的指导意见》。证监会称,对于北交所开市前已向沪深交易所提交申请的,适用原指导意见及配套规则。 本次修订在保持原指导意见制度框架、体例和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行修改,主要包括4个方面:一是调整制定依据。删除《国务院关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关问题的决定》(国发〔2013〕49号);二是名称修订。将“全国股转公司”“精选层公司”分别修改为“北交所”“北交所上市公司”,将“转板上市”修改为“转板”;三是明确上市时间计算。北交所上市公司申请转板,应当已在北交所上市满一年,其在原精选层挂牌时间和北交所上市时间可合并计算;四是股份限售安排。明确北交所上市公司转板后的股份限售期,原则上可以扣除在原精选层和北交所已经限售的时间。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北交所开市前已向沪深交易所提交申请的,适用原指导意见及配套规则。对于北交所开市后、《指导意见》及配套规则正式生效前,向沪深交易所提交申请的,沪深交易所参照原有规则进行受理和审核。 证监会指出,下一步将组织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中国结算等做好转板各项准备工作,并根据试点情况,评估完善有关制度安排。 截至目前,共有观典防务、泰祥股份、翰博高新3家北交所公司在开市前申报了转板材料,分别申请转科创板、创业板、创业板,现均处于问询阶段。北交所开市后,原计划转板的龙竹科技、新安洁终止转板,无新增拟转板公司。 轩竹生物申报科创板,新晋创新药独角兽 近日,国内创新药领域又诞生一家“明星”企业——轩竹生物以70亿估值,成为新晋创新药独角兽。 从历年公开信息来看,轩竹生物具备很强的融资能力,且每一笔融资都颇具分量。2020年8月,轩竹生物获得国投招商战略投资,完成9.63亿元的A轮融资,估值达到45亿元;时隔2年,轩竹生物又拿下6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后轩竹生物的估值已经达到70亿元。 经历了两轮重磅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以及超强的融资能力,充分显示出轩竹生物深受资本认可,其投后估值也飙升至70亿元。而轩竹生物也在有意加速其IPO进程。从公开信息来看,轩竹生物计划将于2022年申报科创板,而轩竹生物的多项研发成果,也将在今年进入全面商业化阶段。可以预见,医药领域又将迎来一个百亿IPO。 轩竹生物的成长路径,几乎完美贴合了国内医药巨头从仿制药到仿创,迈向创新药的发展轨迹,其母公司四环医药,以仿制药起家,在成立之初就成功推出爆款独家首仿药克林澳,并于2010年登录港交所。 一旦顺利上市,轩竹生物也将是四环医药旗下首家进行分拆的控股子公司。 作为轩竹生物背后的资源“大佬”,四环医药去年凭借在医美产业的亮眼成绩,也成为了外界关注的焦点。 轩竹生物背靠实力雄厚、资源丰富的上市母公司,自然拥有很多其他创新药中小企业无法企及的竞争优势,上市或许并非难题,但能否在上市后拥有自我造血能力才是关键,而正值创新药市场洗牌的关键期,轩竹生物后续表现如何,还有待持续跟进。 (文章来源:红刊财经) 文章来源:红刊财经![]()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