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侦探 我的边防我的连辛荣祯 第一章:“雪海孤岛”红山嘴 第二章:会挽雕弓如满月 第三章:深情的北塔山
第三节:报恩的“赛虎” 一听这故事名,你觉得又要讲军犬的故事,同时发出感慨:怎么和军犬杠上了呢?实则不然,这是一名战士与一只狼的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绝对不是从《狼图腾》改编而来。 故事的主人公是乌拉斯台边防连侦察班长阿恒别克,那只狼的名字叫“赛虎”。 2018年1月下旬某日,阿恒别克独自一人骑马去找连队放养在中蒙边境山中的4匹军马。刚下过一场雪,戈壁滩上的草被积雪覆盖,他径直向山中走去。 进山后,阿恒别克顺利找到了马群。当他赶着军马往连队方向走时,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裹挟鹅毛大雪铺天盖地,地面积雪也被大风卷起,山沟顿时雪雾弥漫。 入伍9年多,阿恒别克第一次独自遭遇“白毛风”。这时,天地一片迷茫,阿恒别克如同置身于混沌世界,无法辨清方向,只好站在马群中躲避风雪。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雪停了,风住了。阿恒别克环视四周,所有山头都笼罩在皑皑白雪之中,来时路过的北塔山一时难以分辨。他赶紧拿出手持北斗,想给连队发个信息,请求连队救援,但不知何故,北斗始终发不出信息。这时外面的气温降到了零下30多度。 阿恒别克背上一阵发冷,一时手足无措。怎么办?一丝恐惧袭上心头。 这时,阿恒别克忽然发现对面山头上有一只狼似乎在盯着他。阿恒别克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第一个反应便是——推子弹上膛。 没想到的是,那只狼竟慢慢向他走来,并不时停下脚步,四处张望,嘴里发出低沉的嗥叫。 军马也发现了狼,躁动不安,纷纷发出阵阵嘶鸣。阿恒别克一边安抚军马,一边端起枪准备射击…… 突然,那只狼前腿卧地,向阿恒别克摇起了尾巴。 阿恒别克心里一动,脑海里猛然闪过这一相似的情景。他定睛观察狼的神态、毛色——难道是他8年前亲手放走的那只小狼! 阿恒别克下意识地吹了一个口哨,那狼果真朝他跑来。在距阿恒别克约10米处,狼又一次停下脚步,用温情的眼神看了一会阿恒别克,然后猛然转身,径直朝相反的方向跑去。 “‘赛虎’!”阿恒别克激动大声喊道。那狼又回头看了一眼阿恒别克,那一瞬,阿恒别克清楚地看到了狼眼睛上方的两簇黑毛,仿佛戴了副眼镜——与记忆中的“赛虎”一模一样。 看到“赛虎”在前方的动作,阿恒别克明白了它是要为他带路。阿恒别克翻身上马,跟着“赛虎”在雪中跋涉……
故事还得从8年前讲起。 那是一个严冬,一只母狼在偷捕牧民阿依丁家中的羊时,被狼夹子夹住了后腿。由于失血过多,加之天气寒冷,母狼很快被冻死了。在母狼身边,还有一只饿得奄奄一息的狼崽。 善良的阿依丁把小狼交给了连队。连长把喂养小狼的任务交给了阿恒别克。他在宿舍里用纸盒子为它搭建了一个窝,每天用牛奶喂养它。 战士们给小狼取了个名字叫“赛虎”。连队官兵与“赛虎”朝夕相处,慢慢建立了感情。为了让“赛虎”适应野外环境,大家还专门用足球代替猎物,训练它的抓捕能力。 “赛虎”很通人性,每次玩得高兴了,就会前腿卧地,向大家摇尾巴。 三个月后,“赛虎”长大了,已不再适合在连队生活。连长让阿恒别克把“赛虎”放归大山。一开始,“赛虎”还隔三差五回到营门口徘徊,再后来就见不到它了。 “没想到,我们会以这种方式再见!”阿恒别克很想下马跑上前去抱一下“赛虎”,但又担心马群受惊,于是在寒风中,他骑着马,驱赶着马群,不紧不慢地跟在“赛虎”后面。 在“赛虎”的引导下,阿恒别克骑马在山中走了10多公里。夜幕降临时,他看到了熟悉的山石,认出了巡逻路,再往前看,山顶上的哨楼已隐约可见。 “赛虎”一声长嗥,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辛荣祯军旅作家,1975年生于甘肃秦安,毕业于解放军电子技术学院,现为新疆作家协会会员,先后发表文学作品300余篇(首),曾获兰州军区“昆仑文艺奖”,出版有诗集《山月》、长篇小说《红柳河》、文学评论集《耕雨斋诗话》等。
作者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