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朗姿股份“弃衣从医”

2021-09-07| 发布者: 谷城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从借医美概念推动股价一路大涨十倍,到股东拟清仓减持致市值蒸发百亿,朗姿股份(002612.SZ)过山车般的经历似乎......
广州侦探

  从借医美概念推动股价一路大涨十倍,到股东拟清仓减持致市值蒸发百亿,朗姿股份(002612.SZ)过山车般的经历似乎正应了两位互联网大佬的名言——雷军说,站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马云补充,风过去了,摔死的都是猪。

  6月15日晚间,在经历了股价十连跌之后,朗姿股份连夜披露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公告,就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减持风波作出补充说明,表示公司实控人申东日之父申炳云将在减持期满后的2年内自掏5亿元腰包助力公司医美业务,若其未能履约,将暂缓领取现金分红,且差额部分由申东日补足。

  据悉,此前的6月4日,申炳云曾以“改善生活”为由,拟清仓减持公司股票,消息发出后朗姿股份便一路大跌,直到6月17日才开始回升,截至6月18日,公司股价继续上涨6%收报46.83元/股,总市值约207.2亿元,较自身高峰时期缩水近百亿元。

  处在舆论的风口浪尖上,有股民大呼被坑,也有机构给出增持评级,继续看好朗姿卡位及长期发展空间。众说纷纭之中,朗姿股份究竟成色几何?仍有待观察。

  “高端女装第一股”诞生记

  朗姿股份挂牌上市的2011年,恰好是国内服装行业危机四伏的一年。

  在经历了几年的“跑马圈地”大扩张之后,突如其来的全球消费疲软、国内外市场不景气,让许多服装企业面临着库存过剩的困境。

  据和君咨询相关统计,2011年,国内84家纺织服装上市公司库存总额达到708.32亿元,曾有业内人士戏言,即便所有服装企业全部停产,光靠积累的存货也能再卖三年。

  在此背景下,2011年服装企业IPO集体受挫,A股市场13家IPO企业中,仅有7家闯关成功,朗姿股份便是“幸运儿”之一。

  同期被否的企业中,既有主营童装、休闲女装的淑女屋,也有专注中高端女装的山东舒朗、维格娜丝等,这些公司创立时间集中在上世纪90年代,均有10年以上的历史。

  相比之下,朗姿股份显得年轻且幸运。根据招股书,朗姿股份的前身申诚信和成立于2006年11月,最初由申东日、申今花分别以现金出资75万元设立,后更名为朗姿实业,并经历了三轮增资,于2010年8月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

  满打满算也仅有5岁的朗姿股份缘何在一众IPO企业中脱颖而出?

“LANCY FROM 25”商标申请及转让记录来源:中国商标网

  中国科技新闻网注意到,朗姿商标“LANCY FROM 25”最早在2000年3月便已申请注册,2003年转让至朗姿服装服饰,2006年转让至诚创和,2010年转让至朗姿实业,同年注册人名义变更为朗姿股份。

  品牌商标几经转让背后,朗姿的历史也并非招股书中介绍的那么简单。

  2011年,深圳财经生活频道深度调查类节目《内幕》曾针对朗姿股份上市进行专题报道,其中提到,早在1998年,时年26岁的申东日便出资25万元成立北京瀚尔经贸有限公司,做起了服装贸易的生意。

  据悉,“LANCY FROM 25”商标最初即由瀚尔经贸提出申请,核准成功后,2000年,申东日的妹妹申今花设立朗姿服装服饰,开始运营朗姿品牌的服装业务。

  由于朗姿品牌前期知名度不高、经营规模较小,朝鲜族出身的申东日转而将目光投向了韩国品牌,于2003年出资设立北京卓可服装有限公司,2005年成功签约韩国大贤公司,通过代理旗下卓可、莫佐等品牌成衣,在市场上逐步站稳了脚跟。

  另一边,2004年,申今花及申炳云父女出资成立了北京诚创和服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诚创和”),来承接朗姿品牌的经营。

  不过,公司经营顺风顺水的情况下,2006年,申东日、申今花兄妹又在顺义另起炉灶,合资设立了申诚信和,并于2009年收购诚创和名下房产及“LANCY FROM 25”等商标,全面转移朗姿品牌相关业务。

  2009年,申炳云、申今花父女以“彻底消除潜在的同业竞争”为由,将诚创和全部股权转让至无关联第三方,此后仅一年,诚创和便因“业务不佳”而被注销。

  针对上述这番大费周章的运作,深圳卫视财经频道特约财经评论员朱雁峰指出,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彻底消除诚创和所带来的历史隐患,包括税务不规范、收入无法确认、两本账等等,用新公司完成三年以上规范运作,并实现上市。

  朱雁峰提到,我国税制特别是增值税按照进销项差进行征收,进项即为生产成本,销项即为产品销售额,由于女装企业成本主要集中在门店销售环节,生产环节成本较低,由此产生的事实赋税较高,在此情况下,很多企业都尽可能地使用不规范的运营模式来降低税收成本。

  或为规避历史税收问题,朗姿股份通过一系列转让完成了金蝉脱壳,而随着朗姿服装服饰、诚创和等公司先后注销,这段历史也逐渐淡出大众视野,一个全新的“高端女装第一股”就此诞生。

  业务转型押中“新风口”

  上市之后,朗姿股份迎来了短暂的业绩增长期,2011至2013年分别实现营收8.36亿元、11.17亿元、13.4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09亿元、2.31亿元 、2.34亿元。

  然而此时朗姿股份的女装业务已是强弩之末,压在各大服装公司头上的存货阴影尚未散去,再加上行业景气度持续走弱及电商新业态冲击,女装行业已整体步入洗牌前夜。

  压力之下,不少企业开始加速抄底国外品牌寻求发展机遇。2014年年初,同为高端女装代表的玛丝菲尔收购了市值5亿美元的意大利成衣品牌Krizia,2015年9月,刚刚上市不久的歌力思(603808.SH)以8406万元收购了德国高端女装品牌Laurèl。

  这一次,朗姿股份再度将目光投向了韩国,但并未将收购对象局限于女装品牌,而是提出“泛时尚生态圈”战略,谋求多元化产业发展。

  2014年11月,朗姿股份作价1.81亿元收购韩国婴童服装用品公司阿卡邦15.26%股权,随后又以1.21亿元认购阿卡邦420万股新股,持股比例达到26.63%,高调入局婴童市场。

  同年年末,朗姿股份又试水电视购物,参与真人秀节目《女神的新衣》,豪掷超2000万元拍下数款设计作品,节目首播当晚,其店铺流量达到了平时的10倍左右,但直到节目收官,朗姿股份也未透露实际引流数据、销售份额等。

  上述收购动作并未明显改善公司业绩,2014年年报显示,朗姿股份共营收12.35亿元,同比减少10.4%,归母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减少48.14%。主业增长乏力之下,朗姿股份开启了新一轮更大范围的产业收购。

  2015年,朗姿股份出资750万美元受让明星衣橱APP母公司Hifashion Group Inc 5%股份,发力移动电商;4月,以1.1亿元增资电子商务营销和运营服务提供商若羽臣(003010.SZ),持股比例达到20%;12月,作价3.31亿元收购韩国著名面膜品牌“美迪惠尔”所属公司L&P10%股权。

  2016年,朗姿股份以股权和现金的方式出资5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朗姿医疗,并以0.22亿元收购韩国DKH、DMG两家医美公司各20%股权;3.27亿元收购并控股四川米兰、四川晶肤、深圳米兰、西安晶肤、重庆晶肤、长沙晶肤等6家医美机构。

  至此,公司“泛时尚生态圈”已经初具规模,主营业务由时尚女装延伸至婴童产品、医疗美容。完成一系列业务布局之后,属于朗姿的“风”也来了。

  2016年1月1日,二孩政策全面放开,母婴市场迎来井喷式发展,朗姿股份顺利抓住这一轮风口增厚业绩,当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收13.68亿元,同比增长19.53%,归母净利润1.64亿元,同比增长120.28%。

  同样是在2016年,国内医美行业市场规模突破千亿,一个新的朝阳产业应运而生。这一年,朗姿股份时尚女装营收占比已降至71.44%,新增的绿色婴童及医疗美容业务分别实现营收2.94亿元、0.86亿元,占总营收比例分别为21.5%、6.25%。

  此后,朗姿股份继续加码医美业务,2018年斥资2.67亿元,将在西安地区拥有近30年历史的高端医美品牌“高一生”收入囊中。截至2020年末,公司已完成收购并控股高一生、米兰柏羽、晶肤医美三大品牌19家医美机构,医疗美容业务全年实现营收8.12亿元,占总营收比例28.25%,净利润6886.79万元,占公司净利润总额比例48.49%。

  再后来的故事就广为人知了。2020年以来,尽管遭遇疫情冲击,中国医美市场规模仍逆势增长至197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医美概念爆发,成A股最强风口。从2020年2月7.14元/股的低点,到2021年6月一度冲上71.6元/股,若不计此次减持风波影响,朗姿股份早已是名副其实的十倍“大牛股”。

  神秘掌门申东日“闷声发财”

  2012年,随着朗姿股份成功上市,申东日以30亿元身家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年轻富豪榜第14位。然而除了巨额的财富之外,网络上关于申东日的公开信息少之又少,其形象十分神秘。

  在寥寥几篇报道中,申东日常以大手笔收购转型、带领朗姿股份走出困境的形象出现,2014年,申东日还曾被评为“感动中国朝鲜族杰出人物”。

  然而事实上,低调神秘的申东日近几年来一直在“闷声发财”。

  2017年12月至2018年3月,朗姿股份以转让和增资等方式,将朗姿医疗合计41.19%的股权分给了申东日、中韩基金、十月吴巽、合源融微和南山架桥,交易金额合计2.75亿元。

  公告中称,上述交易取得的款项将用于收购高一生医美——2018年1月,朗姿医疗斥资2.67亿元拿下了高一生医美100%股权。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仅一年后的2019年4月,朗姿股份又抛出股权收购计划,拟向申东日等定向增发股份,购回其持有的朗姿医疗41.19%股权,交易对价合计3.16亿元,较此前增值4133.81万元,增值率15.03%。

  根据交易报告书,朗姿股份通过向申东日等合计支付了3507.07万股新增股份,其中申东日取得1530.36万股,股份锁定期为2年。

  2019年8月20日,上述新增股份上市,发行价格为9.02元/股。以朗姿股份最新收盘价46.83元/股测算,股权腾挪之间,申东日获得的股份累计浮盈约5.79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靠医美概念实现了股价飞涨,但在此前几年,朗姿股份最赚钱的业务并非医疗美容。

  2018年年报显示,朗姿股份实现营收26.62亿元,归母净利润2.1亿元,其中控股子公司朗姿韩亚资管全年实现销售收入1.05亿元,为公司贡献净利润9270.52万元。

  营收占比不到4%,但净利润贡献却接近一半,朗姿韩亚资管算是一棵实打实的 “摇钱树”。

  然而2019年6月,朗姿股份却突然宣布,拟将朗姿韩亚资管42%的股权以6.96亿元转让至芜湖德臻,交易完成后公司所持朗姿韩亚资管股权比例降至34%,将失去其控制权。

  根据交易公告,申东日为芜湖德臻有限合伙人,出资比例29%,同时,芜湖德臻执行事务合伙人为芜湖德臻投资有限公司,该公司实控人申东日、申今花分别持股60%、40%。

  也就是说,此次交易双方朗姿股份、芜湖德臻的实控人均为申东日,左手倒右手运作之后,“摇钱树”朗姿韩亚资管装进了申东日的口袋,不再并入上市公司报表,朗姿股份2019年年报也因此显得十分难看:全年营收30.07亿元,同比增长12.99%,归母净利润5877.87万元,同比大减72.07%。

  除上述股权运作之外,据数据显示,2014至2017年,申东日还曾三次减持公司股份合计1623万股,累计套现2.98亿元。

  自申炳云减持计划导致股价暴跌以来,不少投资者开始担心风口过后又是一地鸡毛。不过,据《医美市场趋势洞察报告》显示,预计2023年我国医美市场规模将突破3000亿元。可以预见的是,医美之风短期内并不会轻易消散,而随着减持风波逐渐平息,朗姿股份股价也已有明显回升。

  资本市场风云变幻,上市十年间,朗姿股份完成了从“女装大佬”到“医美牛股”的华丽转身,也因股权腾挪、高位减持等引发不少争议与猜测。至于风停之前,朗姿股份还能“飞”多久,还要等待市场给出答案。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文章来源:中国科技新闻网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谷城信息网 X3.2  © 2015-2020 谷城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