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许广平笔下鲁迅的最后一天:死亡来临前,再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平庸

2021-06-07| 发布者: 谷城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有生便会有死,人的一生,都是在向着同一个终点行进,那就是死亡。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人可以躲过死亡。......
看影视 https://www.kanys.org

  有生便会有死,人的一生,都是在向着同一个终点行进,那就是死亡。这是大自然的规律,没有人可以躲过死亡。死亡是人生旅途的终点,每个人在面对死亡时的态度都不尽相同。

  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大家一定都不陌生,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在面对所有敌对势力的虎视眈眈时,他依旧发表着一针见血的文字,表达着革命思想。

  尽管鲁迅先生已经离世多年,但是他的文学不死,他的精神不死,那些文字依然如涓涓细流滋养着人的生命。鲁迅先生生前敢于向封建思想作斗争,对于封建制度嗤之以鼻。

  

  鲁迅的一生无疑是伟大的,但是再伟大的人也会有迈向生命终点的一天。在鲁迅先生的妻子许广平笔下,她记录了鲁迅生前的最后一天。原来在死神面前,再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平庸。

  鲁迅与许广平

  熟悉鲁迅的人都知道,许广平是何许人也,她虽然不是鲁迅先生明媒正娶的妻子,但是她却是他人生中真正意义的伴侣。许广平还为鲁迅生下了一个孩子,取名周海婴。

  

  在当时那个年代里,鲁迅和许广平的这段感情也曾备受争议。两人相差了有十七岁,并且许广平还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在这段关系中,最开始是许广平先心动的。

  在许广平和鲁迅的“夫妻”关系中,许广平在对鲁迅先生的照料和陪伴上,她尽到了一个妻子的本分,但是从他们这段感情的伊始,许广平就始终没有脱离开对于鲁迅的崇拜和敬仰。

  即便许广平再爱鲁迅,她对于他,始终都有一种学生对于老师的尊重。鲁迅先生无疑也是深爱许广平的,她出现在他的生命里,如同花火一般,明亮闪耀。

  

  其实在许广平之前,鲁迅先生应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家中与封建女子朱安已经拜过天地,举行了仪式,按道理说,朱安是鲁迅先生明媒正娶的妻子。

  但是那一切只是在他母亲的安排和操纵之下完成的,这段没有感情的婚姻,让鲁迅先生对于原配朱安敬而远之。然而接受了先进思想教育的许广平,并不在意这些,她和鲁迅在一起,无所谓名份和地位,只要能在他身边就好。

  而鲁迅先生也从来没有吝惜过对许广平的爱,他在外人眼中看起来异常严肃,不苟言笑,但是在许广平面前,自有一份只给予她的温柔体贴。

  

  在鲁迅先生病重期间,一直是许广平在贴心的照料。她眼看着鲁迅的身体每况愈下,万分焦急,但又无补于事。在鲁迅先生去世后,许广平写下了一篇回忆爱人的文章,记录了鲁迅生前的最后一天。

  那么在许广平的笔下,鲁迅是怎样艰难地度过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呢。在这最后一天里,她有没有留下什么遗憾呢?

  鲁迅的最后一天

  许广平笔下鲁迅先生的最后一天,许广平的这篇文章读起来,确实令人泪目。她在无奈和悲痛中,送走了自己的爱人,看着他被病魔折磨得痛苦,她万分心痛,却又无能为力。

  

  鲁迅先生在弥留之际,还不忘让许广平去歇息一下,怕她的身体会吃不消,她怎么忍心合眼,一直注视着他,守护着他。在鲁迅先生看向许广平的时候,她也同样看着他,但是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许广平知道,这一天的状况与以往都不相同,她能感觉到情况不妙,但是她始终不愿意去相信。她默默在心里给自己打气,说只要他熬过了今天就好了。

  1936年10月18日,这是鲁迅先生生命中的最后一天,然而在这之前许广平还没有思想准备。在十七日的午后,鲁迅先生还出门散步了。

  

  在他的书桌上,还有一篇没有写完的文章,谁知道这竟然成为了他的遗作。那篇文章是为了纪念他死去的好友章太炎,但是终究还是未完成。

  据许广平回忆道,直到当天深夜以前,鲁迅先生的精神状态还算不错,病情没有恶化的迹象。许广平对于鲁迅的病情一直都是十二万分的小心,所以尽管她很紧张,但是也没有看出来他有死亡的征兆。

  但是在十八日凌晨的时候,鲁迅的身体就开始出现了严重的不适。许广平几次给他喂药,但是他的症状都不见好转,反而持续加重。

  

  那时的许广平才意识到,这些药物已经起不到缓解的作用了,在十八日的凌晨,鲁迅先生一直强忍病痛,他的坚强让许广平心痛不已。他们是彼此的灵魂伴侣,但是身体上的痛苦,许广平只能眼看着他苦挨,自己无法帮他分担。

  等到十八日清晨,许广平拿着鲁迅先生写下的便条,出门去找内山完造。那时的鲁迅已经是勉强支撑身体才能够站起来,他已经痛苦得连握笔都困难了。

  内山完造和须藤医生先后赶到了鲁迅先生的住所,须藤医生为鲁迅注射了药物,但是许广平从他严肃的表情上看出来,这次真的与以往不同了。须藤医生每一次叹气,都让许广平的内心一紧。

  

  鲁迅先生的逝世

  在鲁迅先生生前的最后一天,十八日早上,他还是像往常一样,问了许广平报纸上的内容。他的头脑一直保持着清醒,只是身体越来越难支撑他行动了。

  许广平是不想再让鲁迅劳神费力的,但是他执意要阅读报纸文章,他所关心的时事问题,在生命最后的光景里,依旧是牵动着他的心。

  许广平把这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他自己的身体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但是这始终都没能耽误他对于国民,对于下一代的关心和忧心。

  

  十八日时,鲁迅先生一直与死神在赛跑。医生也说只要熬过今明两天,鲁迅先生就会好很多。鲁迅也决心扛过去,但是上天或许还是没有眷顾他,慢慢地,他连进食也都变得困难了,只能喝些牛奶来维持体力。

  等到鲁迅先生的弟弟赶来时,鲁迅先生的气力已经减弱了,他连说话的力气都微弱了。许广平一直为他擦去额头上的冷汗,她知道他的痛苦。

  就在许广平给鲁迅擦汗的时候,鲁迅伸手去握住了她的手,他已经没有力气握得很紧,但是许广平不愿相信,那其实是一种最后的依赖和告别。

  

  许广平就让他这样握着,连动都不敢。许广平在之后的文章中回忆道,那是她最遗憾的地方,没能去回握住他的手。她不想去承认这种告别,鲁迅先生的紧握也像是最后的嘱托,他以为许广平懂得,自己这次已经凶多吉少,对于他的死亡,两人都心照不宣。

  但是许广平根本不想往那里想。鲁迅先生这位世界级的大文豪,在许广平的笔下,原来在死神面前,再伟大的人也会变得平庸。试问疾病放过了谁,在死亡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因病医治无效逝世。自此中国文坛一颗最明亮璀璨的星陨落了。痛失鲁迅先生这样的文学大家,是每一个国人的损失。他以笔杆子当枪杆子,对麻木的人们,带来了唤醒和希望。

  

  小结: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再伟大的人,在病痛的折磨中,或许都会显得渺小和平庸。在鲁迅先生生命中的最后一天,虽然他的身体已经被病魔折磨得十分不堪,肉体虽孱弱至极,但是他的精神意志却依旧顽强。

  不得不说,在疾病面前,他的身体被打败了,但是他的意识和精神,还是屹立不倒。在生命最后的时刻里,他依然有求生意识。

  但是人类终究是渺小而脆弱的生物,在死亡面前,无可避免地会变得平庸,即便是鲁迅先生这样伟大的人,也难逃肉体的衰败和痛苦。

  鲁迅先生的爱人许广平陪他走到了人生的终点,即使有万般不舍和无奈,也没能让他再活下去。爱情的样子有千百种,许广平对于鲁迅的爱,也着实令人动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谷城信息网 X3.2  © 2015-2020 谷城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