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侦探
(此照片1875年拍摄于兰州) 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晚清名臣。 同治年间,陕甘回变,新疆群强割据纷争。
左宗棠临危请命,率六万湖湘子弟抬棺出征,一路风沙,一路征尘,平回乱,收复新疆,保住六分之一的国土,功在千秋,左公千古!
1875年的兰州城区景观,1866年左宗棠接任陕甘总督后开始平定同治回乱,1872年率师进驻兰州,白彦虎等叛匪被迫逃往新疆,同治回乱基本平息。
1875年左宗棠部在兰州的军营,为西征平乱,左宗棠在湖南招募了六万湖湘子弟。
1875年,举着旗帜拖着火炮进行演练的清军士兵。
1875年,兰州清军军营里,拖着火炮的四轮大车。
清军的火炮拖车,炮上刻着龙(龙身炮)。
兰州附近的军营,筑有防御土墙,角上建有角楼。
兰州附近被战乱所毁坏的城镇。
兰州城区的清真寺,带有一座中式亭阁。
肃州府(酒泉),在同治回乱中被夷为平地,1876年,左宗棠自兰州移师肃州,坐镇肃州指挥平乱。
清军将领张曜,祖籍浙江,在河南兴办团练,被称为嵩武军。 张曜领嵩武军随左宗棠西征,左宗棠命其驻军哈密兴修水利、屯田积谷。 1876年收获粮食五千余石,大大缓解了后勤压力。
哈密军营里身着制服的清军士兵。
哈密城区的清真寺,可以看到中式屋顶和伊斯兰圆顶并列。
巴里坤(镇西府),1773年清政府在此设镇西府。 巴里坤是左宗棠在新疆的重要粮站。 为运输军粮左宗棠建立了三条路线,两条路线的终点是巴里坤。
巴里坤附近的驿站,山顶建有堡垒。
受战争和动乱破坏满目疮痍的乌鲁木齐。背景可见天山和博格达峰。 1876年8月18日,刘锦棠部进攻乌鲁木齐,仅施一炮炸毁一处城墙,清军官兵奋勇杀入城内,守城残敌如惊弓之鸟狼狈逃窜,乌鲁木齐一举克复。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