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人口普查数据为何与相应年份公布数据存在差异?国家统计局回应

2021-05-21| 发布者: 谷城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数据发布后,社会各界给予了......
保险理财 http://Liuzhijiaju.com

  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新闻发布会,数据发布后,社会各界给予了极大关注,也有网民对个别数据提出了一些疑问。5月12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办对网民关注的几个问题予以说明。

  回应普查少儿人口数与历年出生人口数不一致:

  口径和范围不同

  普查结果显示,2020年我国0—14岁人口为2.5338亿人。国家统计局表示,这个数据确实与相应年份公布的出生人口规模存在一定差异。

  国家统计局分析,这一差异首先是因为这两个数据的来源不同。根据我国现行的统计调查制度,普查每10年进行一次,两次普查之间的年份开展抽样调查,非普查年份出生人口主要是通过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由于抽样调查误差的存在,在利用抽样比推算人口总体时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反映在数据上就是部分年份公布的出生人口偏低。

  其次普查是全面调查,不需要进行推算,特别是这次人口普查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方法,加强了全过程质量控制,普查现场登记也得到了广大普查对象的充分理解和支持,大幅降低了漏登率,普查漏登率仅为0.05%,这意味着很多原来漏登的人口通过这次普查都登记上来了,反映在数据上就会看到相应年龄的人口比之前公布的出生人口要多一些。

  此外,有的网民用的是14年数字,而0—14岁覆盖的是15年。

  回应2020年普查数据与2019年常规统计

  数据的关系:年度数据将进行修订

  有网民提出,根据普查结果,2020年11月1日0时全国人口为141178万人,这意味着2020年比2019年公布的140005万人增加了1173万人。这个增加量是真实的吗,怎么理解这个增加量?

  国家统计局表示,非普查年份的人口数是根据当年抽样调查数据推算的,由于部分年份抽样调查漏登率较高造成推算的人口总体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偏差会不断累积,对年度数据以及2019年数据的准确性肯定会造成影响。

  因此,不应该直接用2019年原公布的总人口与2020年普查数据做比较来计算年度变化。人口年龄结构等其他数据也属于这种情况。

  国家统计局强调,以上两个问题都是关于普查数据与非普查年度公布数据反映趋势出现不一致的情况。这也正是开展10年一次人口普查的意义。通过普查,可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情况,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到过去10年我国人口发展情况,为更好地研究人口问题、制定人口相关政策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数据资料。

  对于如何处理这种不一致的情况?国家统计局介绍,按照国际惯例和通常做法,普查结束后一般会依据普查结果对两次普查之间公布的年度数据进行修订,以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人口发展轨迹。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刚刚结束不久的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也都根据普查数据对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目前这项工作正在进行中,相关数据在修订完成后择期予以发布。

  回应普查总人口的口径和范围:

  历次普查要做相同口径比较

  国家统计局表示,在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中,137054万人这个人口数据包括了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以及我国港澳台的人口,133972万人是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同样提供这两个口径的数据,在做两次普查人口变化比较时,要做相同口径比较。

  专家解读人口普查数据:

  “十五五”时期将迎来中国人口总量的“拐点”

  同日,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了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教授翟振武解读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的署名文章。

  翟振武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人口机遇和挑战》一文中表示,相比以往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顺应了新时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大趋势、实现了一系列质量控制方法的新突破,从而做到了将人口基数查得更实、人口底数摸得更清。

  数量、结构、素质、分布是人口的基本范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从这些方面出发,清晰地绘制出中国近10年间的人口发展“全景图谱”。

  翟振武表示,从人口数量看,近10年间,中国总人口数增长速度延续放缓势头。“十四五”时期预计将是21世纪最后一个人口完全正向增长的发展规划期,而到“十五五”时期,我们会迎来中国人口总量的“拐点”。

  从人口结构看,在“十四五”时期,20世纪60年代第二次出生高峰所形成的更大规模人口队列则会相继跨入老年期,使得中国的人口老龄化水平从最近几年短暂的相对缓速的演进状态扭转至增长的“快车道”,老年人口年净增量几乎是由21世纪的最低值(2021年出现)直接冲上最高值(2023年出现)。

  从人口素质看,义务教育推行、高中教育普及、特别是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等一系列教育改革发展举措,未来还将推动中国人口教育水平不断迈向新的高度,从而以更加优质充裕的人才人力资源夯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根基。高质量发展应当把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减少、结构老化等方面的劣势寓于劳动年龄人口素质提高的优势中,从而释放新动力、激发新活力。

  从人口分布看,中国当前仍然处于城镇化率有潜力以较快速度提升的发展机遇期,“十四五”时期可突破65%的城镇化率,乡城之间因此还将呈现出大迁移大流动的基本格局。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下,历史上千百年的“乡土中国”正日益发展为“城镇中国”,这可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源泉”。

  翟振武强调,开发好、利用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这一数据“宝藏”,将为新人口特征下有新思路、新人口形势下有新对策更好贡献力量。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谷城信息网 X3.2  © 2015-2020 谷城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