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偏瘫康复过程中常见的误用有哪些?

2021-05-19| 发布者: 谷城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1、不适当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导致关节损伤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是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之一,其原则是......

1、不适当的关节被动活动训练导致关节损伤

肢体各关节被动活动是偏瘫患者的早期康复治疗措施之一,其原则是不能超越关节本身的正常活动范围,在做关节被动活动时必须注意训练量(关节活动范围及频率)。一般各关节每次活动3次~5次,每日重复2次~3次。这样既可以达到康复治疗的目的,又可以防止关节挛缩。切忌多次做粗暴的关节被动活动。

2、康复方法错误可导致偏瘫患者原有的异常运动模式加强

当偏瘫患者患侧肢体的运动模式尚处于联动运动阶段时,上肢屈曲牵拉及下肢直腿抬高的训练均会增强异常运动模式,抑制随意运动及正常运动模式的出现。例如,如果过度做偏瘫上肢的屈肌动作,会抑制伸肌运动,使偏瘫侧上肢呈现“挎篮”屈曲痉挛状态。就偏瘫手指功能训练而言,如果认为瘫痪的手指无力,训练时越用力越好,应强力进行屈曲训练,这也是错误的认识。一般认为,手指的合拢、握拳,属于原始脊髓水平运动范围,是上肢屈曲共同运动模式的一部分,握力训练可使屈肌肌力增加,但会抑制伸肌肌力,结果会导致手指的单个独立运动能力延缓恢复,甚至难以实现。

3、不恰当的刺激会使患侧肌张力增高

在中风患者恢复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会出现肌张力增高,但肌张力过度增高会阻碍随意运动的出现。此时,任何增强肌张力的刺激都是有害的。

4、过早的步行训练可导致膝关节过伸和棒状划圈步态

下肢瘫痪的中风患者如果要进行步行训练,必须具备独立坐、独立站、重心在患侧下肢时的站立以及具有分离运动出现的条件。也就是说必须按照从坐起→站立→行走这一顺序进行训练。在我国,不少中风患者的家属都希望患者能早日恢复步行功能,常常在患者尚无独立站立能力时,就强行扶着患者练习走路。这样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出现膝关节过伸,加重“划圈”步态的症状。

贵阳不孕不育医院 深圳不孕不育医院 兰州不孕不育医院 泉州不孕不育医院 福州不孕不育医院 合肥不孕不育医院 成都外阴白斑医院 长沙外阴白斑医院 郑州外阴白斑医院 北京肛肠医院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谷城信息网 X3.2  © 2015-2020 谷城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