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材汇网 原标题:家暴女儿被剥夺监护权,“鸡娃”也需遵法守法 | 新京报快评 不能把孩子当私产,不能把“望女成凤”变成“逼女发疯”。 文|周菊 “鸡娃”常有,因“鸡娃”被剥夺监护权的情况却不常有。这两天,一位单亲妈妈因为“鸡娃”时对孩子不满意“动手”,被撤销了监护权。 据扬子晚报报道,江苏南通,读六年级的12岁女孩佳佳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因学习达不到母亲李某的要求,多次被殴打。在公安机关、法院先后出家庭暴力告诫书和人身安全保护令后,李某仍两次用烧热的锅铲将佳佳烫伤,严重侵害了佳佳的身心健康。 佳佳的外婆在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要求撤销李某和佳佳生父监护人资格。4月20日,江苏南通崇川法院作出判决,指定佳佳外婆为监护人。 从报道看,涉事单亲妈妈的“鸡娃”细节简直让人目瞪口呆:早早就定下“考进全国前三或者前五的大学”目标、学习大学英语、做四六级试卷……种种要求,让人忘记佳佳是个刚上六年级的孩子。不仅如此,佳佳学习稍令她不满意,她就打骂、体罚,佳佳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 这种过于严苛的家教方式,已超越法律边界,涉嫌家暴。在此背景下,司法部门依法撤销其监护权,也是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负责。 给孩子狂打鸡血,不断给孩子安排学习和活动、不停地让孩子去拼搏……近几年,家长“鸡娃”风气愈发盛行。网络上有段子就侧面描述了该现象——“问:孩子4岁,词汇量只有1500是不是不太够?答:在美国肯定够了,在海淀不太够。”从这类段子中,多多少少能一窥如今不少孩子竞争的惨烈程度。 这源于“让孩子赢在起跑线”的育娃理念。可近几年,这条看不见摸不着的“起跑线”越来越提前,不少家长的“鸡娃”程度也越来越猛:你家娃上钢琴课,我家娃要学小提琴;你家娃上英语补习班,我家娃也不能落下,再顺手报个编程课……孩子被安排得明明白白,即使原本“佛系”育娃的家长,在看到其他家长这样后,也很难坐得住,于是不得不卷入这场大型“鸡娃”竞赛,所谓“内卷”也会因此越来越严重。 在“鸡娃”过程中,不少家长一味地安排那些他们认为孩子应该学习的内容,却常常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甚至有的家长“动手”体罚孩子。最近有一些孩子因为压力太大跳楼的新闻,就给了正在“鸡娃”的家长一个警示:无论如何督促孩子学习,都要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 有网友说,“鸡娃”的家长,大多数都不甘于现状,想让孩子在未来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家长怕孩子在学习上落后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对孩子“动手”。 督促孩子学习,的确能让孩子从思想上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但用动手打骂甚至体罚的方式,让孩子接受超出其本身年龄水平的教育,早已背离了教育的初衷,这会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违背成长规律。一旦到了家暴程度,问题只会更严重。这次事件中,单亲妈妈被撤销监护权,就是一种警醒。 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成长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再怎么搞“奇招育娃”,也不能偏离教育规律。一味追求成绩而“鸡娃”,搞拔苗助长,还容易造成孩子厌学,那也是得不偿失。 孩子成长有自身的规律,家长应在尊重规律、遵守法律的基础上,合理合法行使教育监督权,而不是把孩子当私产,把“望女成凤”变成“逼女发疯”,那样对自己、对孩子、对亲子关系都没有好处。 乐队女鼓手曝父亲“改成绩走后门”,又是“大意灭父”?| 新京报快评 “名校环城”:搞的是噱头,行的是地产营销| 新京报快评 青海美协主席作品被指抄袭,调查当不偏不倚 | 新京报快评 爆黑料只为“有偿删帖”,是对孩子的新型网络欺凌 | 新京报快评 来新京报电商平台“小鲸铺子”囤年货啦!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