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为什么汽车前脸设计越来越“凶恶”,难道是为了让它更有攻击性?

2021-04-13| 发布者: 谷城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这两天,手工耿DIY的一部新车火了。喏,长这样——远看像太空舱,近看像胶囊,侧着跑像香皂,斜着跑像蟑螂。......
赚钱

  这两天,手工耿DIY的一部新车火了。

  喏,长这样——

  远看像太空舱,近看像胶囊,侧着跑像香皂,斜着跑像蟑螂。

  更厉害的是,他不仅给车的四个轱辘都安装了独立电机,车屁股上还安装了一个“转向手”。

  不仅可以表示方向,还可以表示心情,机械系毕业的番茄君表示好像见到了祖师爷。

  不用吐槽手工耿极具“未来感”的汽车外形。车身设计发展近百年,如今我们看到的现代汽车,距离最初汽车的样子可以说越来越远。

  其实刚开始的“汽车”并不高端,如果非要用通俗易懂的话来形容,无非就是三个轮子间装了个汽油机。

  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汽车之父,奔驰车的创始人之一)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以汽油为动力的三轮汽车,并于同年1月29日立案获得专利。

  因此1月29日被认为是世界汽车诞生日,这辆车装有卧置单缸二冲程汽油发动机,拥有0.89匹马力,每小时行走15公里。

  如果用今天的眼光看,这辆车连“三蹦子”都算不上,但在当时,却是最先进的科技。

  该车前轮小,后轮大,发动机置于后桥上方,动力通过链和齿轮驱动后轮前进。该车已具备了现代汽车的一些基本特点,如电点火、水冷循环、钢管车架、钢板弹簧悬挂、后轮驱动、前轮转向和制动手把等,其齿轮齿条转向器是现代汽车转向器的鼻祖。

  当然,这辆车的外形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汽车相去甚远。同年,本茨的合作伙伴戴姆勒就发明了第一辆四轮汽车。

  实际上除了轮子多了一个,其机械机理和外观设计跟本茨版本的没什么区别。

  汽车发明后马上被量产,到了1900年,德法美英意大利等国家都有了制造生产汽车的作坊。

  不过生产出来的车形大同小异,全世界的汽车还处在“敞篷时代”。

  因为没有盖子,风吹雨淋这样最基本的恶劣天气都无法避免,解决这个问题的人是美国人亨利·福特,他从马车里获得灵感,第一次给汽车加上了棚子。

  后来经过改良,棚子逐渐演变成配齐了挡风玻璃、车门、车顶、轮罩、车灯等所有车身配件的“箱子”,“箱式车时代”也正式来临。

  由于发明了流水线生产方式,T型车成为有史以来最普遍的车种,而且使家庭轿车的神话变为现实。

  虽然拥有现代汽车的雏形,但在外形设计上,T型车依旧比较原始,其大灯和前脸的样子看起来略微有些“蠢萌”。

  1927年之后,汽车的车身设计开始有了改观。

  美国人哈利厄尔则是有史以来最伟大汽车设计大师,对现代汽车的影响不可估量,1927年他设计出凯迪拉克lasalle,这辆车有着圆润的线条,锥形的尾部,修长低矮的轮廓,即便放在今天也颇有设计感。

  而且他引入的黏土模型技术至今还在使用。

  也正是因此,学汽车的学生可能都知道一句话:德国发明了汽车,但美国把它上升到了艺术设计范畴。

  自此之后,美德的汽车企业开始注重其汽车性能和车身设计,这一时间,最具代表的是德国大众的甲壳虫轿车。

  这辆车是汽车历史上的巅峰之作,在75年中量产2100万辆。他虽然外形“圆润”,但彰显了德国汽车工业的强大。甚至到今天,甲壳虫依旧是大众最畅销的品牌之一。

  (甲壳虫2021款)

  二战后的汽车设计进入百花齐放的时代,20世纪50到70年代是汽车发展的黄金时代,各式各样的车身设计也全部涌现出来。

  举几个经典的例子,比如1950年雪铁龙DS的船型设计,时尚炫酷温文尔雅。

  这种船型设计是1950年代的主流,相似的还有福特V8,

  这种外形改变了以往汽车的造型,使前翼子板和发动机盖,后翼子板和行李舱盖融为一体,把乘客舱、发动机舱和行李舱分三段,“船型汽车”是它们的特有称谓。

  到了1960年代,楔形设计开始风靡起来。

  像这台斯蒂庞克avanti,在1963年首先采用楔形设计,这种设计牺牲了汽车的空间和舒适性,首先考虑空气动力学等问题对汽车的影响。

  我们熟知的跑车一般都会采用楔形设计,比如法拉利和兰博基尼。

  到了1970年代,汽车设计反而又趋向舒适性,代表车型为1974年的大众高尔夫。

  这中间也经历了设计师对各种元素的喜爱,比如拥有火箭尾翼的“火箭车”。

  进入80年代以后,车身设计偏向硬朗,设计风格上肌肉线条明显,像火焰或者是被刀斧砍凿出来,雕刻感十足。

  直至今天,汽车车身设计均已大同小异,更加有辨识度的其实是汽车的“前脸”。

  当汽车前围的格栅、大灯、保险杠等部件被巧妙地组合在一起,它们往往会形成一张极具辨识度的“脸”,而之前老款车和复古车的脸,多以蠢萌为主。

  有的仿佛在张开嘴大笑。

  有的则一脸“不开心”。

  有的车自带快乐情绪,

  有的天生就鼻孔很大。

  但到今天,汽车的前脸风格愈加统一,统一具有侵略性和攻击性,统一都很“愤怒”。

  法拉利从之前的一脸幽怨到如今的青面獠牙。

  就连一向中庸平和的大众高尔夫也眼神险恶,仿佛下一秒就要把你吃掉。

  福特蒙迪欧像张开了血盆大口。

  就连向来蠢蠢的宝马看上去也有些生气。

  为什么车子前脸变得越来越愤怒,越来越有攻击性?

  一种解释倾向于,越高端的车子越要表现得深沉严肃,而“愤怒”的前脸是最好的表现方式。

  这种攻击性的设计,能给车子带来更多品牌价值的收益。

  另一种解释是,如今生活节奏加快,驾驶者们早就丢掉了享受文化和耐心文化,这种“愤怒”的设计是他们的一个情绪出口,是每个想要破口大骂的“路怒症”患者对其他司机最明显的态度。

  这反而可以减少驾驶者的路怒,让他们在行程中更酷,更有范儿。

  所以,今天想要购买一款车,那这种酷酷的愤怒的前脸,基本是必备的——选择了“愤怒脸”你就赶上了这趟“未来主义”的车身设计旅程,也赶上了只属于驾驶的自由和享受。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谷城信息网 X3.2  © 2015-2020 谷城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