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作者:六土(垚圭城) 本文整理自2月27日珠三角投资闭门会,由六土老师主讲 01 世界范围看大湾区 讲完投资方法论,我们再来回过头看看大湾区。为什么说长三角和珠三角有价值,为什么湾区有价值?这和世界经济运行模式息息相关。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分工与合作的世界,在这种体系里,物流非常重要。 举个例子,新疆生长的棉花最好,但是要运到山东去织布,然后到上海设计,设计完以后运到虎门或者泉州生产,生产完以后,它的市场在全世界。所以就需要不断的运输,而世界性运输成本最低的就是海运,而且货量还大。 所以在全球化分工和合作之后,海域港口的经济已经好了100多年,还会继续好下去。现在还有一种观点,叫陆权崛起。认为欧亚大陆桥修通后,成都和重庆会更有价值。但是我们要清楚,重庆和成都的运货量跟海运比,就相当于飞机的运客量跟火车比,相差甚远。 等陆运的成本能降低到像海运一样,并且可以大规模运输,陆权才能崛起,这一天可能我们根本看不到。 所以我们现在都是海权时代,各种生产原料、人才等资源都向湾区聚集。 世界三大湾区是纽约湾、东京湾、旧金山湾,都有一些共同点:海域狭小,陆地不是很宽广,土地利用率非常高。
众所周知,纽约湾是金融湾区,东京湾是产业湾区,旧金山是科技湾区,而粤港澳大湾区是世界上唯一一个集科技、金融和制造业为一体的湾区。 跟其它三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最大的特点叫地大人多,它的面积是中国所有大城市群中最小的,但是在世界湾区里是最大的,有5.65万平方公里,比另外三大湾区加起来面积还大。 常住人口非常多,2016年的数据是6765万。而在大湾区规划中,未来人口要增长到1.3~1.4个亿,这意味着人口增长一倍。 2016年大湾区的经济总量达到1.38万亿美元,现在已经高了一点,但也不是很高。经济增速分别是纽约湾、东京湾、旧金山湾的2.26倍、2.9倍和2.93倍,但是它在人均GDP和地均GDP方面差距还是比较大,未来仍然有非常广阔的成长空间。 02 最有活力的城市群 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群。它的面积在全中国占0.6%,GDP贡献12.5%,这个数字是2016年的,现在其实更大。 我们来看一下,全国共有19个国家认同的城市群,这里面有价值的城市群其实只有5个,从北向南分别是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下游、成渝和粤港澳。
从这几个城市群来看,大湾区面积最小,只有5.5万平方公里。京津冀是21.5万,长江中游是34.5万。表格里长三角城市群的面积是2016年的数据,现在长三角已经从28个城市变成了41个城市,包含了安徽全省、浙江全省、江苏全省以及上海市,所以它的面积会更大,人会更多,超过1.5亿了。 而大湾区人是最少的,2015年只有5874万,2016年大概6500万左右,现在也就7000万出头。广东省每年新增人口才150万,相当于一个小城市,未来人口还会持续增长。 在这些城市群里,大湾区人均GDP是第二名的1.2倍,是最后一名的6倍,是全国的12倍以上,所以经济活力是非常强的。 03 不同城市群的合作模式 而大湾区还有更强的地方,下图中每一根柱代表各城市GDP总量,红线代表该城市群第一大城市和其他各城GDP倍数的理论值,绿线则是实际值,主要显示其他城市和第一大城市的差距。
大家可以看到,京津冀城市群,绿线是远远超过红线的,这表明北京太强了。所以有一句话叫京津冀城市群是“北京和它的仆人们”。全中国只有一个环一线城市贫困带——环京贫困带。因为北京完全是政治来支配资源。 长三角城市群中,绿线一开始在红线之下,到后边突然起来了,这表明上海相较那些经济很强的城市,首位度不够,倍数不够大,但是对于那些排名靠后的城市,它的倍数就过大。所以有一句话叫“上海和他的儿子们” 第三个是大湾区城市群,绿线和红线基本重合,这表明它的经济非常均衡。 我们看第四个城市群长江中游,武汉是第一城市,但绿线远远在红线之下,这表明武汉这个城市不足以成为领头羊。它和任何一个城市相比,都不够强。 最后一个是成渝,大家看这个城市群里除了成渝,绿线远远超过红线,表明成都和重庆在整个城市群里面太强了。
有一个词叫首位度,在经济学上表示中心城市经济总量与第二位城市经济总量的比值。全国以省为单位,首位度最高的省会是成都,GDP是第二名德阳的6.4倍;第二个是武汉,它是第二名襄阳的4.7倍。 这样的城市会出现什么情况?没有小弟,没人跟它均衡,就没有后劲。四川有一天会变成全省只有两个市:一个成都,一个西昌(川南彝族人),剩下的人就全到成都来。这样导致成都后劲不足,没有地级市的人口和有钱人去支撑。 最后还有一点,各个城市群分工是完全不同的。北京是“我要有的,你不能有;我有的,你最好也没有”。 举个例子:天津市市委书记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我们天津要全力以赴的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雄安新区在河北,跟天津有什么关系?那为什么河北一个地级市的建设,天津市一个省级单位要全力以赴支持,大家都懂,这就是资源配置模式,完全以行政为主。 到了长三角,就是“你有的我就得有”。什么意思呢? 举例,在苏州南面有一个虹桥机场,东南面有个浦东机场,西面有个无锡硕放机场,一共三个机场了。但是苏州市市委书记在2019年两会期间还到处游说大家:我们苏州要建机场。这就是“你有的我都得有”。
苏州建机场谁最不愿意?肯定是上海。因为苏州机场建成后,虹桥和浦东的人流量就下降了,怎么办?上海说:我们支持苏州建机场,但要建在南通。为什么? 因为南通是江苏地级市,但刚好和虹桥没有任何关系,还可以和浦东形成合力。 所以网上有个段子:上海说我是老大,杭州说我是老二,这时南京就笑了。南京说我是老二,苏州就笑了,大家谁也不服谁。 最后再看看大湾区,在大陆九市之内,完全是协作关系。 金融和科创中心在深圳,贸易和行政中心在广州,制造业中心在佛山和东莞,休闲旅游中心在惠州,分工非常明确,各司其职。 为什么这么均衡?因为跟珠三角的资源配置模式最为市场化。 所以我说珠三角是最有价值的地方,就是这张图,而且10年都不会变。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