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

姚策告别仪式:亲朋到场送别 生父母称将与儿媳共同抚养孩子成人

2021-04-05| 发布者: 谷城信息网| 查看: 135| 评论: 1|文章来源: 互联网

摘要: 3月24日,“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遗体在八宝山殡仪馆火化,众亲朋到场送别。另一“错换”当事人郭威从河......
赚钱

  3月24日,“错换人生28年”当事人姚策遗体在八宝山殡仪馆火化,众亲朋到场送别。另一“错换”当事人郭威从河南连夜赶到送别姚策,姚策在九江的养父母因过于悲痛未到场。在告别仪式现场,姚策的生父母泣不成声。姚策妻子称将按姚策生前遗愿,把他的骨灰带回江西安葬。姚策生母杜新枝对各界关注表示感谢,她称办完丧事后希望回归正常生活,错换案最终宣判前,家人不想再被打扰。他们会按照姚策遗愿,与姚策妻子一起把他的儿子抚养成人。

  

  此前报道

  “错换人生28年”姚策肝癌离世最后朋友圈曝光

  姚策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以及妻子。在遗书中,他希望两家人能够和和睦睦地相处,不受外界任何声音的干扰,然后将孩子培养成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躺在病床上的姚策,表情痛苦。新京报记者刘名洋摄

  全文3252字阅读约需6分钟

  姚策走了,带着遗憾和不舍。

  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他和生父母、妻子、孩子在北京的病房里度过,每晚都因疼痛而难以入眠,身体也越发瘦弱,颧骨高耸,蜡黄的脸皮耷拉着,因为无法进食,日常靠输液维持。

  离世时,姚策体重不足100斤,而刚检查出肝癌时,他的体重有160斤。

  作为“错换人生28年”的主角,姚策在过去一年里备受关注,质疑声也一浪高过一浪:那些关于房产归属和姚策生母故意错抱孩子的声音,形成一股舆论漩涡,将他们吞没。

  为了平复自己,在最后的一两个月里,姚策选择不看手机,日常只通过看电视、发呆、打游戏机的方式来打发时间,在家人的印象里,“他走的时候很安详,不痛苦。”

  最放不下的还是自己的孩子以及妻子。在姚策的遗书中,他希望两家人能够和和睦睦地相处,不受外界任何声音的干扰,然后将孩子培养成人,成为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姚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则定格在2月26日。

  他写道:“其实我们一家的感情从未改变,28年的情感也不会因为网络舆论冲击而烟消云散。”

  

  今年年初,姚策和妻子乘坐飞机转院到杭州治疗。新京报记者刘名洋摄

  错换一生

  3月16日,姚策从杭州树兰医院转到北京。

  他的病情越发严重了,每晚都会因为疼痛而难以入眠。一周前,新京报记者在杭州最后一次见到姚策时,他留着板寸,颧骨高耸,蜡黄的脸皮耷拉着,青筋外露,声音也非常微弱。

  作为医学生,他比别人更了解自己的病情,便一直心心念念着要来北京,进行安宁疗养。“希望自己死去的时候内心不会那么痛苦,希望有一个人能够开导他,忘掉这些是是非非。”

  对于姚策来说,人生足够跌宕。

  1992年6月,两个女人同在开封市首屈一指的淮河医院待产,相隔一天生下两个男婴。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郭威、姚策都是各自家庭的焦点。杜新枝和郭希宽日子不算宽裕,钱都尽着郭威花,还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贴补儿子婚后的生活。在九江长大的姚策,两岁半时被查出乙肝,许敏夫妇带着他在国内遍访名医,买高价药治疗,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2020年2月,姚策确诊肝癌后,许敏想“割肝救子”,意外发现儿子的血型与他们无法对应,原来在当年接生的淮河医院里,两个家庭抱错了男孩。当年4月亲子鉴定结果出炉后,许敏夫妇立刻赶往河南,他们既想与郭威认亲,也想找到姚策的亲生父母帮他治病。

  姚策很快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那年4月,在病床上的姚策看到了一篇名为《错换人生28年》的报道,里面的人名均是化名,尽管他觉得自己的命运和那篇故事有无数的雷同,也没有过多联想。直到看到第二篇报道时,里面有一张他的照片,他翻回第一篇,才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就是自己。

  “挺意外的吧,整整一个礼拜左右,也不知道自己脑子里想的是什么。因为确实没有办法把自己跟这种唏嘘的命运联想在一起吧。”姚策曾说。

  

  姚策在北京一医院进行安宁疗养。朱世晨摄

  最念及孩子

  杭州到北京,有一千多公里,驾车需10个多小时。

  姚策躺在120的救护车上转院,但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基本不能说话。在医院的这段时间里,他从过去每顿饭吃一两口,到一口也吃不下去,生命完全靠输液维持。

  但姚策似乎并不畏惧死亡。

  “我觉得命运终归有安排,谁先走谁后走这个事,我们都应该很客观地去面对它。生命赋予我们的意义不在于活着本身,更重要的是后面的责任,和对未来的家庭一个承担吧。”

  姚策常对妻子说,如果今生有机会,那自己会用余下的时间来好好爱她。如果今生没有机会,便会选择来世再好好爱她,对父母也是一样的。

  他选择接受命运。

  

  姚策亲生父母参加二审开庭。新京报记者刘名洋摄

  此前,姚策还带着妻子和儿子从江西赶赴河南,回到那个素未谋面的家,见了素未谋面的家人。他还去了自己出生的医院——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参观了当年自己出生的生产楼。

  这也是28年前,他的人生轨迹被改变的地方。

  “在这个时候发现了这样的疾病,当知道当年医院可能有这么一次可以避免的机会的时候,对医院也有很大的追责的心态。”姚策的眼泪流下来。

  从2020年7月开始,姚策一家就将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告上法庭,他认为,因为被“错抱”,自己脱离了有乙肝病史的亲生父母的监护,因而没得到严格的乙肝加强治疗,未能及时注射疫苗,导致28岁就罹患肝癌晚期,涉事医院应该对此负责。

  案件尚未完结时,2020年12月底,姚策病情加重,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温暖的广西北海,转院救治。

  1月22日下午,办完出院手续后,他回到在北海租住的房屋。因前几天突发出血、昏迷,他10余天未进食,脸色苍白,浑身无力,站立、行走、起坐都需要他人搀扶。

  时隔多天,姚策再次见到自己的孩子。他甚至挤不出一个喜悦的笑容,因为疼痛,只能做出一个表情——牙齿紧扣,上下眼皮挤在一起。

  他立好了遗嘱,有一份放心不下的牵挂。

  当杜新枝帮儿子抹去脸上的泪水,姚策坦言,除了病痛,他的痛苦来源主要是对儿子的担忧,“我在想,如果我的孩子在没有父爱的环境下成长,对他一生而言,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对我而言也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我很自责也很痛苦。”

  “希望妈妈能替我把孩子培养成一名真正的男子汉。”他郑重地向母亲表达自己的愿望。

  杜新枝答应下,但她对姚策的那个承诺念念不忘,“你说等到你有个好的状态,带着儿子、带着我们去云南。”杜新枝说,她会一直等着,等着姚策身体完全康复。

  

  姚策妻子在给躺在病床上的姚策喂饭。新京报记者刘名洋摄

  爱与争议

  在生命最后的两个月,为了平复自己,减少外界给他带来的伤害,姚策选择不看手机,通过看电视、发呆、打游戏机的方式来打发时间。

  但还有人把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发给姚策的父母和妻子。

  今年2月,随着错抱事件在网上发酵,关注此事的网友越来越多。他们有的站在姚策这边,认为许敏“表面上打着伟大妈妈的形象,背后却在做伤害姚策的事”;有的站在许敏的立场上,认为姚策应该把来自养父母的物质给予和爱全部还给郭威。

  网友对姚策家事的评判、指责,反过来影响着各方当事人。

  让姚策记忆犹新的一次争吵发生在2020年8月,当时他在上海治病。一天晚上,许敏不断诘问姚策,某个攻击她的网友到底是谁。姚策并不清楚那个网友的身份,一再解释,但许敏不信,闹到了凌晨两点。

  然而许敏的记忆与姚策不同。她说那天晚上是她和丈夫在讨论一个网友,她对这名网友的行为有些生气。持续时间也不像姚策说得那么晚,夜里12点左右大家就睡了。

  

  姚策坐在轮椅上和亲生父母及律师合影。受访者供图

  但争议阻挡不了两个家庭对于姚策的爱。

  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里,姚策的生父母、妻子孩子都在北京陪伴着他。直到去世,家人的记忆中,姚策也是安详的,“他走得很突然,之前还跟养父母说有一两月的时间,不过好在并没有痛苦。”

  23日下午,养母许敏听闻噩耗后极度悲伤,卧床不起。

  根据姚策遗愿,遗体火化后将由家人带回江西。因许敏目前身体状况无法去北京,他们会等儿子骨灰回到江西,再送他最后一程。

  “我到现在都觉得,你永远在我的眼前,永远不会离开,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我就觉得,你离我很近,只是这28年来没让我见到你,是老天爷给我们开了个玩笑。”

  而在去年11月,在杭州的病房里,那个连儿子的手都不敢拉的母亲,反复念叨着一句话,“我们会永远在一起的。”

  附:2021年2月26日姚策的最后一条朋友圈:

  其实我们一家的感情从未改变,28年的情感也不会因为网络舆论冲击而烟消云散。只是目前家人确实受到网络舆论影响非常严重,我希望通过法律能找寻真相,让每个人都意识到,真正重要的是家庭,尽快开庭,尽快结束,然后断网,关起门过好自己的小日子,这才是最后完美的结局。

  "错换人生"28年姚策养母曾怒吼:病孩子本是你们的

  两位母亲可能都在担心,两个儿子,最终或许一个也“抓不住”。

  2月21日,郭希宽在杭州某医院病房内照顾姚策。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

  网上的质疑声一浪高过一浪。2月24日,“错换人生28年”主角姚策不得不再次拿起手机,面对镜头。

  因头发日渐稀疏,他剃了从没剃过的板寸,颧骨高耸的脸显得更小了,松弛蜡黄的脸皮耷拉着。尽管声音没有气力,语调仍和从前一样不容挑衅:“我这边回应大家几个事情……”

  回应主要针对网上流传的房产归属和姚策生母杜新枝故意错抱孩子的说法。大半年来,这些声音形成一股舆论漩涡,几乎要把姚策和生母杜新枝、养母许敏吞没了。

  1月24日,姚策在杭州某医院与儿子视频。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

  姚策和两位母亲的故事始于29年前的夏天。1992年6月,许敏、杜新枝同在河南开封的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原开封医专第二附属医院,下称“淮河医院”)生产,住在同一间病房。因医院疏忽,两位妈妈出院时错抱了孩子,直到2020年2月姚策确诊肝癌,血型检测后真相才终于揭开。

  2020年4月底,两个家庭在九江认亲,6月,又共同在上海为两个儿子姚策、郭威庆祝了生日,气氛和睦。但媒体镜头之外,深藏在两个家庭间的问题、猜忌像玻璃上的裂痕一样细密、脆弱。

  在舆论的聚光灯下,这些裂痕一点一点扩散开来。如今,玻璃终于碎了。

  现在,姚策病情持续恶化,能否好转尚属未知;郭威依旧在驻马店工作、生活,大概率不会离开。两位母亲在两个儿子间周旋、撕扯,她们可能都在担心,两个儿子,最终或许一个也“抓不住”。

  病危

  2021年1月10日早上7点刚过,广西北海的一套出租房里,姚策吐血了。

  杜新枝来不及披上外套就冲了过去,只见姚策趴在床边,嘴角有血,旁边盛装呕吐物的塑料袋里是褐色的血,“掂着很沉”。

  送医途中、入院之后,姚策仍在吐血,前后加起来将近两升,医院一度下达了病危通知。

  从病情上看,姚策与死神的这次交手或许是个意外。2020年12月底,姚策被确诊肝癌10个月后,他体内的癌细胞已转移到了肺部、骨头,但病情还算稳定。他和妻子孩子、生母杜新枝、生父郭希宽一起来到气候温和的北海静养,在离海岸不远处租了一套房子。

  原本平静的生活,被一场突如其来的争执打乱——2021年1月5日,姚策在网上看到养母许敏和一名网友的聊天截图,疑似喊话姚策:“拿着我出的钱,住着我买的房,吃着我送的米油,用着我送的日用品,欺负我不知道什么叫热搜什么叫流量,组团造谣攻击我,天理不容。”

  为回应养母的“隔空喊话”,姚策当天就发布了短视频,要把自己名下的婚房归还许敏夫妇。不想第二天,许敏一名身在北海的堂表兄弟就给姚策发来微信,请他写个房产过户的委托书。

  彼时,姚策和许敏已经一个多月没联系了。因为许敏又就网友的言论找自己质问,姚策把许敏的微信拉黑了。1月9日中午,姚策的委托书还没写好,许敏就在家庭微信群里发话了。

  根据当时的聊天记录,许敏指责姚策引导舆论攻击自己,前几天发归还房产的短视频是为了“把自己置于道德制高点”,让粉丝“借机攻击许妈心肠歹毒”。姚策和妻子熊磊再三解释从未操纵网友言论,让许敏去报警、起诉攻击者,许敏对此并未回应。

  言谈间,许敏还晒出了发现“错抱”前自己给姚策转账的聊天记录、疑似替他偿还信用卡的盖章凭证等,说“信用卡太多不想发了,调查取证吧”。

  当天晚些时候,姚策将聊天记录截图发到了网上,一两小时后又自行删除。但网友已把相关截图保存下来、四处传播,有人理解他的处境,更多人骂他是“巨婴”“白眼狼”。

  第二天一早,姚策突然吐血,在医院治疗了十多天。许敏夫妇得知姚策病危后,马上放下工作,赶到了1400公里外的北海。在北海,她多次拨打医院办公室主任的电话,还特意找到了医院领导,请求他们全力治疗姚策。但由于疫情防控限制,她和丈夫只能轮流到病房探望,一共见了姚策两面。她安慰姚策,“你安心治病,不要考虑别的。”

  姚策出院时比之前更瘦了,一米七六的个子只剩下一百零几斤,像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脸上原本鼓鼓的苹果肌不见了,颧骨高高地突出来,嘴唇干裂起皮,说话的声音像是从嗓子眼挤出来的,干瘪沙哑。

  因进食、服药只能通过输液完成,他的手臂和脚掌上又多了一些针孔。

  被人搀扶着,他咬牙皱眉地挪进向阳的主卧。床头柜上大大小小七八盒药,怕刺激才出过血的消化道,已不能再吃。床下是一个塑料盆,盆里套着塑料袋,以备随时可能发作的呕吐。

  

  广西北海的出租房里,姚策床头柜上摆了不少药品。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

  那天一早,杜新枝就在出租屋里等待姚策了。她跟着他走进主卧,看着他躺下,轻声问他能不能喝水。姚策无力交谈,只说“不能”,让她出去,把门关好。

  杜新枝顺从地离开了,原本想好的安慰的话一句没说。虽然相处已近一年,她和这个亲生儿子仍有一些距离感。

  在客厅,这个57岁的女人捂着脸哭了起来,声音压得很低。“进抢救室时(皮肤)还雪白雪白的,现在黄得很,干巴巴的没光泽了。”

  “无辜受害者”

  如果不是29年前淮河医院的错抱,河南驻马店的杜新枝与江西九江的许敏很难再有交集。杜新枝下岗,与丈夫在河南经营小本生意,头胎女儿智力残疾,自己患有肝病;许敏来自高干家庭,是家里备受宠爱的小女儿,与丈夫同在卫生系统工作,度过了相对顺遂的前半生。

  1992年6月,两个女人同在开封市首屈一指的淮河医院待产,相隔一天生下了两个男婴。出院时,许敏比杜新枝早5天离开,从此,她们与亲生子经历了28年的别离。

  作为家里唯一的儿子,28年中,郭威、姚策都是各自家庭的焦点。杜新枝和郭希宽日子不算宽裕,钱都着郭威花,还用自己的退休工资贴补儿子婚后的生活。在九江长大的姚策,两岁半时被查出乙肝,许敏夫妇带着他在国内遍访名医,买高价药治疗,小心翼翼地呵护着。

  2020年2月,姚策确诊肝癌后,许敏夫妇意外发现儿子的血型与他们无法对应。许敏的丈夫重回河南,在驻马店找到了亲生子郭威。当年4月亲子鉴定结果出炉后,许敏夫妇立刻赶往河南,他们既想与郭威认亲,也想找到姚策的亲生父母帮他治病。

  

  2020年4月17日,许敏、郭威在驻马店高铁站见面,许敏抱着郭威失声痛哭。视频截图

  从双方事后的回忆看,两位母亲初次见面时似乎不算愉快。

  彼时,杜新枝确诊肝癌不久,刚刚动过手术,直到与许敏夫妇见面的三四个小时前才得知真相。她很难相信错抱孩子的事实,搂着郭威的腰不舍得撒手。

  另一边,许敏夫妇在宾馆等了一整天,直到晚上9点才由郭威领着与杜新枝夫妇见面。郭威记得,杜新枝虽然难以接受这个事实,但依然和郭希宽一起礼貌、克制地起身迎客。看到对方这么年轻,大病初愈的杜新枝甚至感到安慰:“郭威还有这么年轻的爸妈,我就是走也放心了。”

  但在许敏的印象里,杜新枝夫妇并不友善,自己进门时,郭希宽“恶狠狠”地问:“你们怎么找到这里来了?”杜新枝则坐在沙发上,冲着她大嚷:“我生病了,等我死了你们再来找吧!”

  尽管如此,双方父母还是聊到了深夜,讲述了寻找郭威的经过、姚策自小的成长,但姚策确诊肝癌的事未被提及。离开前,许敏夫妇掏出一个小卡片,里面夹了一团手指肚大小的棉花,请杜新枝夫妇在棉花上留了血样。

  如今想来,杜新枝仍然感觉那晚的事有些奇妙,“就觉得挺害怕的,这孩子怎么会不是我的?”她陷在错抱儿子的剧变里,失眠、恍惚了几天,也不知道姚策是否真是她的亲生子。

  杜新枝的反应被许敏视作了勉强、拒绝。郭威把他们送回宾馆后告诉杜新枝,许敏夫妇感觉他们似乎不想认儿子。

  几天后,DNA检测有了结果,姚策就是杜新枝夫妇的亲生子。4月底,杜新枝身体略有恢复,一大家子人便开车到九江认亲。在一家酒店的认亲会场,站满了扛着摄像机、举着录音笔的记者。

  杜新枝记得,自己从许敏身边经过时本想拉拉她的手,但对方冷着脸,招呼都没打,整场认亲会下来没有任何交流。活动结束后,许敏拉着郭威夫妇和两个孙子女离开现场;杜新枝夫妇被撂在原地,最终跟随姚策回家。

  

  2020年4月30日,姚策与生母杜新枝在九江初次见面。新京报记者王清以雷燕超摄

  在一些网友看来,许敏的抵触可以理解:患有肝病的母亲是杜新枝,杜新枝又生下了同样患有肝病并最终发展为肝癌的姚策;如果不是错抱了孩子,苦难本该是别人的,与许敏毫无关系。

  面对记者,许敏也自称“无辜受害者”,“我们整个人生毁灭,家破人亡,我们三代人的付出整个都没有了。”

  

  1月26日,许敏在开封高铁站接受采访。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

  2020年7月,这种委屈终于爆发。两家人当时正在开封相聚,商议起诉淮河医院。在饭店的包厢里,许敏一边哭诉内心的煎熬,一边讲述带姚策寻医问药的艰辛,“整个家族都毁了”。

  见她哭得伤心,郭希宽试图安慰,“其实我们比你们更伤感,我给你一个健康的孩子,我们现在得到的是一个有病的孩子。”郭希宽话音刚落,许敏激动地站了起来,瞪着眼睛大吼:“病孩子本来就是你们的!”

  猜忌

  为了给姚策治病,两对父母虽有隔阂,对外依旧维持着表面的和平。但不知从何时起,杜新枝夫妇故意错抱孩子的说法在网上悄然出现,没人知道谁是流言的始作俑者。

  2021年1月26日,许敏在开封高铁站细数错抱孩子的多个疑点,比如助产护士与郭希宽的名字仅一字之差,有人因此怀疑其为郭希宽亲戚,协助错抱孩子;杜新枝1985年生过一个女儿,当年的住院信息上却写女儿是“死胎”;郭威的出生证和身份证上,出生年份被改小了3岁……

  对于这些问题,杜新枝一一回应。她说助产护士与郭希宽同乡,但此前并不相识;当年河南的计生政策非常严苛,写头胎是“死胎”是为了隐瞒生育史;之所以把郭威的年龄改小3岁,是因为自己直到1995年才拿到准生证,进而开具了当年的出生证明。

  “根本不可能(故意错抱)!郭爸农村家最注重血缘,而且自己生的孩子,哪怕是臭狗屎也不愿跟金疙瘩换啊!再说姚策刚生出来各项指标都正常,能断定28年后的今天吗?”说起故意错抱的非议,杜新枝有些激动。

  

  杜新枝拿出了当年的生产病历,姚策出生时健康状况正常。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

  姚策则把网上的流言蜚语当作笑话。“当年是我家爸妈(指许敏夫妇)先出院的,医院也不傻。而且公安都介入了,这种谣言不攻自破。”

  事实上,杜新枝夫妇曾在接受采访、法院开庭等多个场合要求淮河医院、开封市卫健委、开封市鼓楼区法院调查错抱孩子的真相。但淮河医院表示,因年代久远已无法追溯错抱细节,开封市卫健委也一直未公布调查结果。

  2020年9月11日,姚策、杜新枝夫妇起诉淮河医院的法庭上,郭希宽突然从原告席里站了起来,用口音浓重的河南话声泪俱下地要求医院彻查真相,“给个说法,为什么会抱错!”

  郭希宽的激动,超出许多人的意料。私下里,这是个好脾气的老实人,家里的事多由杜新枝张罗。但那一天,他哭到泣不成声,毫不理会身旁杜新枝的拉拽,法官多次提醒他控制情绪。

  “那时候网上就开始造谣说我们故意抱错孩子了,我感到很委屈。”几个月后重提旧事,郭希宽仍然语气急促。

  

  案件一审开庭前,杜新枝、郭希宽(右)与代理律师。受访者供图

  尽管开封市鼓楼区法院的一审判决认为,淮河医院母婴登记混乱,管理存在重大过错,是“这一过错导致姚策和生父母28年骨肉分离”,但许敏似乎并不认可法院的结论。2021年1月24日,案件在开封中院二审的前两天,杜新枝夫妇和姚策的妻子熊磊突然接到消息:许敏准备以证人身份出庭,证明杜新枝夫妇当年故意错抱孩子。

  许敏事后解释,自己当时想要出庭是为了呼吁法院彻查真相,“到底是谁造成的?什么原因?现在疑点太多了。”后经杜新枝代理律师与医院、法院协调,许敏没有出现在庭审现场。

  2021年2月23日,郭威、许敏夫妇状告淮河医院的代理律师李圣,在网络直播时表示应把“错换人生”改成“偷换人生”,“故意错抱”一说再次引发关注。尽管在次日的直播中,李圣提醒网友不要对号入座,但从评论区的留言来看,多数网友将矛头指向了杜新枝。

  为此,姚策再次公开呼吁网友“反对诬陷”。4分多钟的视频里,他不时停下咳嗽,脸上的骨骼、筋脉因太过消瘦而凸显。面对涌来的网友追讨和媒体采访,杜新枝的失眠症状也愈加严重。

  或许因为误会太深,早在第一次开庭之后,两家人的关系就降到了冰点。2020年10月的一天,许敏订了酒店为姚策的儿子楷楷过生日,却不愿同在九江的杜新枝夫妇到场。

  杜新枝记得,那天的九江下着小雨,她和郭希宽在陌生的城市里转来转去。最后,两人随意找了一家饭馆,吃着面条,杜新枝的泪水在眼里打转。“从那以后,我就很失望,觉得没有和好的余地了。”

  养母子

  真相揭开后,姚策与养母许敏的关系也有了微妙变化。

  从理性上讲,养父母越像从前那样对他好,他的心理越有负担,“你会觉得这种爱是难以承受的。”从情感出发,他又期盼着那份只有母亲才能给予的、独一的爱,当他在新闻里看到许敏与郭威相拥而泣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姚策说,自己变成了一个爱吃醋的小孩,每次许敏与郭威通话,他都尽量回避。“感觉就像是你靠了28年的为你遮风挡雨的墙,突然发现是别人家的了。”

  2020年夏天,姚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当时他在上海治病,许敏夫妇前去探望后没回九江,而是悄悄改道河南看望郭威,还领着郭威到姥姥家认亲。许敏说,自己之所以瞒着姚策是怕他伤心,但事后,她把认亲照片发到了一个网友群里,很快流传开来。

  彼时,杜新枝夫妇正在上海陪伴姚策,有网友向他们透露了许敏的动向。在熊磊看来,许敏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去河南看郭威,没必要躲着,“我们从别人嘴里听到,就觉得又是另外一种含义了。”

  随着错抱事件在网上发酵,关注此事的网友越来越多。他们有的站在姚策这边,认为许敏“表面上打着伟大妈妈的形象,背后却在做伤害姚策的事”;有的站在许敏的立场上,认为姚策应该把来自养父母的物质给予和爱全部还给郭威。

  网友对姚策家事的评判、指责,反过来影响着各方当事人,尤其是52岁的许敏。事件发生前,她很少接触社交网络,每一点家事的流传,都被她看作姚策、熊磊等人故意放风,干扰舆论。

  比如姚策回九江时自己没去接站,自己何时去了姚策家、何时没去等,她认为姚策夫妇故意释放这些信息,引导舆论攻击自己。但熊磊说,她和姚策都没向外人透露过这些事,许敏对此非常怀疑,经常找来质问。

  让姚策记忆犹新的一次争吵发生在2020年8月,当时他在上海治病。一天晚上,许敏不断诘问姚策,某个攻击她的网友到底是谁。姚策并不清楚那个网友的身份,一再解释,但许敏不信,闹到了凌晨两点。

  然而许敏的记忆与姚策不同。她说那天晚上是她和丈夫在讨论一个网友,她对这名网友的行为有些生气。持续时间也不像姚策说得那么晚,夜里12点左右大家就睡了。

  从网上流传的聊天截图来看,姚策曾对网友提起此事,为的是说明网络暴力对他和家人的伤害。但在网友的多轮传播下,事情一下变了味,成了一天凌晨三四点,许敏打电话把姚策骂了一顿。她觉得这是儿子在向网友歪曲事实,自己再一次被中伤了。

  “实际上我完全没理由去做这样的事,反而对我有坏处。我们互相指责其实是两败俱伤,对我的身体也极度不利,我内心承受着非常大的痛苦和煎熬。”2021年1月24日,姚策倚在杭州某医院的病床上,脸色蜡黄,语气无奈。

  

  1月23日,姚策由北海转往杭州接受治疗。新京报记者张惠兰摄

  自从母子间出现裂痕,许敏对姚策的照料、陪伴日益减少。

  2020年4月底姚策到上海治疗时,许敏夫妇即便要上班,也会先行联系好专家把姚策送过去,再由杜新枝夫妇接手照顾。到了2020年10月中旬,姚策转到杭州就医后,两个多月中许敏夫妇只探望过一次。

  许敏对此的解释为,此前28年的骨肉分离太过残忍,“我们想留更多的时间给他的亲生父母。”

  但姚策身边的人看得出,他依旧在乎这个母亲。熊磊说,去年11月底姚策拉黑许敏前,他的激动和哭泣大多源于两人的争吵。如今,熊磊偶尔发几句针对许敏的牢骚,姚策也会打断她:“你对妈不要有那种抵触心理,可以吗?”

  杜新枝可以体会,28年的朝夕相处无法轻易替代,在姚策最受煎熬的时候,他对许敏的爱的需求超过自己。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收藏

最新评论(1)

Powered by 谷城信息网 X3.2  © 2015-2020 谷城信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