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钱 作者丨满曰成长记 来源丨满曰成长记(ID:mylab727)
小时候我有一个小闹钟,十年如一日地叫我起床,从来没出过岔子。 而现在,我儿子有四个闹钟——他自己的专属闹钟,我的手机,我的手环,外加老母亲人肉闹钟,依然无法保证他顺利起床不迟到。 每天早晨,我都要像复读机一样不停地叨叨叨.... 儿子,该起床了儿子,快点穿衣服儿子,抓紧洗漱儿子,过来穿鞋穿外套儿子,背上书包出门了 每一句我都要重复不少于20遍! 可小男孩的耳朵一向不怎么好使,直到我的情绪经历从温柔平静到烦躁焦急的升级,他才能听清你在说什么。 勉强干完这一样,他就会继续失聪,发他的呆,玩他的玩具,做他的白日梦。
毫不夸张地说,每天早晨送娃上幼儿园之前,是我们家气氛最压抑和紧张的时候。 无论我在起床前做多少次深呼吸,自我暗示不要发脾气,情绪都能在8点那一刻准时崩盘——这是他上学时间的deadline。 我发现无论我怎么努力,都逃不出“8点之前走不出家门,上学必迟到”的魔咒。 什么沟通技巧都不如“老母亲直接开吼,咆哮着把娃拖出家门”这招好使。 也唯有这样,我才能把他送进幼儿园。 我就纳了闷,好好的话不听,非要吼才行? 姥姥总说我方法有问题,应该让他多迟到几次,被老师当面批评,在同学面前不好意思了,自己就主动抓紧时间不磨蹭了。 如果所有的急都让你着了,孩子当然不着急了。
呵呵,一看我妈就没养过儿子,小男孩何止油盐不进,还没皮没脸呢! 他都迟到了一个学期,也没见他不好意思,每次都嬉皮笑脸地就进学校了,留下老母亲独自一脸歉意。 毕竟我家和幼儿园的直线距离只有5米,还能迟到实在是说不过去。作为一个从小特别有自尊心的女孩,我真的特别佩服小男孩厚脸皮豁得出去的勇气。
今年春节期间,我和远在美国的妹妹带着各自的小朋友一起视频。 2年不见,Fiona已经从蹒跚学步的小婴儿,长成梳着小辫乖巧可爱的小姑娘。 她安安稳稳地坐在我妹怀里,跟我们一起说话,顺便看我家这只活猴子,在屏幕那头上蹿下跳手舞足蹈,折腾得大家眼花缭乱。
最后连我妹都忍不住了说,姐,你儿子这也太活泼了吧,没有一刻是消停的,完全坐不住啊,他平时一直都这样吗? 我无奈地点点头。 然后我就看到我妹妹无比同情的眼神,她说,姐,现在美国疫情依然严峻,幼儿园都不开学,但是每天带娃我一点都不累。 平时给Fiona拿个娃娃或者拿一两样玩具,就能坐在那安安静静玩一下午。 我要是想跑个步,只需要给她打开电视看就行,然后我就可以在跑步机上开跑了。 如果有朋友带女儿来,那就更轻松了:我们俩个大人往沙发上一坐,一边喝茶一边聊天,看着两个小姑娘自己玩一整天,嗯....就像咱俩小时候一样。 真庆幸自己生了个女儿,要是儿子的话,我估计熬不过疫情就得崩溃了。 我妹说得对,一年里我已经崩溃不下200次。 谁让男孩天生就和女孩不一样,费妈程度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做不到。
小男孩除了“不听不听,王八念经”的选择性失聪和厚脸皮,还有爆表的武力值和体力进度条。 每天幼儿园放学以后,小男孩都先要在小花园从5点疯跑到快7点才肯回家,然后回家再从8点让我陪他玩到10点,才能勉为其难地上床讲书哄睡。 这里的哄睡可不是安安静静坐着读个故事、躺下拍拍睡觉,而是要和我贴身肉搏摔跤打滚翻腾个把个小时,才能睡得着。 10点半是奇迹,11点是常态,小男孩超强待机起来,真是全家轮番上阵都扛不过。 要是一天没怎么放电,那这把子力气注定是要搞事情了。 破坏的具体操作真是多种多样! 比如把所有的物品玩具全摊出来肆意撒欢儿,把东西摔打得叮当响,比如在沙发、床上蹦来蹦去,在椅子台阶上蹿下跳,比如满地打滚,和地来个无比亲密的接触,再比如忽然朝你扑来一把给你推倒,来一场摔跤或者枕头大战,还比如喝着嗓子大呼小叫胡说八道。
你还不能太管他,一旦小男孩的宣泄受到了阻碍,体力就会迅速转化成武力输出或者情绪崩坏,一瞬间就爆炸了。 你想跟他说句话,他只想跟你打一架,儿子和妈妈的思维永远都不在一个纬度上。 老母亲唯有大吼一顿,否则根本都不算完...能闹还不够,受伤紧来凑。 就眼下这3天,小男孩已经受了三次伤:玩门夹了手了,踢球脸着地,和同学玩耍被玩具甩到脸肿了一大片!
再看他穿回来的裤子,真是脏得不敢扔进洗衣机,只想扔进垃圾桶....
难怪有句老话说,小男孩七岁八岁狗都嫌,作妖嘴贱招不完的欠。 可现在,小男孩面目可憎的技能已经拓展到2岁就开始,啥时结束全靠运气。 一想到这,男孩妈妈就不禁瑟瑟发抖。
以前我一心想生两个孩子,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家庭结构。 但自从第一胎生了个男孩,我就彻底断了生老二的念想——就像傅首尔说的,再生就一定是妹妹吗? 不一定! 好多人都以为养儿子成本太高,房子太贵,所以才不生二胎。不不不,我已经想不到这么长远的事儿。 就眼前来看,如果再生一个儿子,我真觉得可能会把命搭里面。我的求生欲告诉我,不要冒险,放过自己。 既然男孩这么难养,就养好这一个吧? 眼巴巴看着穿小裙子扎着小辫儿的小公举,只能一脸羡慕。过去重男轻女,现在绝对反转了。 这种心路历程,我相信绝大多数男孩妈妈都经历过。 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为什么儿子和自己小时候完全不一样,为什么男孩女孩的差异就能这么大!? 以前我也想不通,后来上了专业的课,我才明白,小男孩的难养并非是他们性格顽劣,而是男孩和女孩在大脑上有本质区别——发育节奏以及结构上生而不同。
下面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帮大家分析清楚。 1.女孩的大脑发育进程快于男孩 一般来说,女孩的大脑在大多数功能的发育进程上要比男孩快。 这也是为什么同龄女孩要比男孩早熟,男人长大内心也住了个孩子的主要原因。 我们都知道,人类大脑里有大量的神经元,帮助信号传递实现大脑的支配作用。 在神经元轴突外面包裹了一层膜,就叫做髓鞘,用来维持神经纤维的高速传导,让电脉冲沿着最高效的路径传输。 而髓鞘的发育成熟过程中,女性要比早于男性很多(女性完全成熟要长到20岁出头,男性则需要长到差不多30岁。)
2.男孩和女孩的大脑结构不一样 我们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想要左右脑统合工作,就需要中间有个巨大神经纤维束进行联结,这个联结左右脑新皮质的就叫做胼胝体——相当于两个脑之间的桥梁。 女孩的胼胝体后部比男孩的大且呈球状,男孩的较小呈管状。大多比男孩的要大、宽一些,这就意味着女孩左右脑之间有更多的神经元连接,信息的“流量”更大,左右脑之间的交流互通更频繁。 而且,胼胝体后部主管视觉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女孩总是能轻易察觉到男孩注意不到的细节。 女孩的前连合也比男孩的更大,包含的神经纤维更多。 前连合也是由联系左右半球的神经纤维构成的,与本能行为和情绪活动关系密切。 所以女孩的情绪比男孩反应更敏感,情绪更丰富。 前额叶的功能是调节情绪,而枕叶的功能主要是接收并处理感官信息,颞叶中的颞平面和语言感知技能密切联系在一起。 女孩的前额叶和枕叶都比男孩发育得更快更完善,女孩左脑颞平面要明显大于男孩。
综合来看,我们不难发现,女孩会比男孩接收到更多的感官信息,也更容易调整情绪,语言能力发展要更早更快一点。 这让女孩语言表达能力、共情能力和沟通能力更出色,情绪控制能力、稳定性和专注力更强,也更敏感,会显得女孩乖巧安静,善解人意,感性细腻。
而男孩子呢,则天生不敏感,容易忽视掉各种细节,也更冲动,语言能力又不如女孩出色,所以遇到事情无法像女孩那样自由顺畅地沟通处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意愿。 这都导致了我们在和男孩子相处时,总有一种“看不到,听不见,沟通不了”的体验,其实是这种感受是相互的,因为他们确实大脑发展得没有那么快且高效。 男孩也不是不愿意好好沟通,而是确实有点“脑残”,大脑没发育完全,理解理解,哈哈哈。
3.男孩和女孩的激素分泌不同 男孩和女孩的表现差异如此之大,除了脑回路不太一样,还有激素分泌的差异。 这和男孩子体内分泌的丸素水平密切相关,3岁左右开始,男孩体内的睾丸素会有显著的升高。 而睾丸素与孩子的进攻性有关,这种变化会让男孩的武力值一下就提升了好几个level,喜欢冒险打闹格斗、喜欢有power的英雄形象,比如奥特曼,汪汪队等。 精力也格外旺盛,除了睡着的时候,都是高亢奋的活动。 女孩就不一样啦,身体里的催产素分泌更多,容易照顾别人,体现出母性的一面——这样的小姑娘能不讨人欢心吗? 可血清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分泌,男孩就比女孩高出很多,这两种激素都会让男孩子更乐天,更大大咧咧,没心没肺。
他倒是快乐了,忧伤的就是老母亲啦~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男孩子的大脑构造,就是这么慢吞吞地生长,很难像女孩那样更接近成年人的思想。 接受现实,等他慢慢长大吧!
如果你问我有没有什么可以做的? 我总结了三个要点: 1.尽情让小男孩把体力和情绪充分消耗在其他事情身上,而不是老母亲身上。 2.多和孩子说话、沟通、解释,坚持阅读,你要相信大脑是用进废退的,语言不足,我们就亲自帮他们构建完善。虽然慢,但是有效。 3.引导孩子表达情绪,先从自己主动表达情绪开始。不要低估模仿和潜移默化,慢慢的,男孩子也可以很暖。 4.尊重他的成长进程,处理好自己的傲慢与偏见,对大家都有好处。 男孩终归是要成长为一个盖世英雄的...比如老张,嘿嘿嘿。 这不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嘛...婆婆辛苦啦! 希望未来的儿媳妇也能会这么想...
前两天儿子问我,妈妈,你更爱我还是更爱爸爸? 家庭中,我和老张都坚持“夫妻关系高于亲子关系”的原则,碰到这种问题,我想都没想就说,更爱爸爸。 然后小男孩就哭倒在沙发,控诉我说,妈妈你这话说的我都要伤心死了! 我可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啊,你怎么能不爱我呢? 这话说的,我当时心就化了,赶紧抱着他说,我当然爱你了,爱你和爱爸爸不矛盾啊。 但小男孩的脑子里根本无法处理这种信息,就是觉得自己和爸爸,只能二选一,哭得伤心欲绝。 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虽然小男孩的大脑还不能像小女孩一样更成熟去处理感情,但他的语言和表达,却也让我暖心不已。 点个“在看”,并“分享”给更多的人,看,这种直男思维,是不是也很可爱呢?哈哈哈! 来源:满曰成长记(ID:mylab727),家有胀气娃满满,被逼成为“规律喂养”实践者;堵奶长达半年,久病成医成为“乳腺炎自救”实践者,满妈走过的坑,别走了;满妈实践得来的经验,用起来。 ![]() |
![]() 鲜花 |
![]() 握手 |
![]() 雷人 |
![]() 路过 |
![]() 鸡蛋 |